Bethesda公布的《上古卷轴4:湮没》重制版让我惊叹不已。这座2006年的泰姆瑞尔大陆曾以土豆脸NPC和模糊的绿野闻名,如今却成了系列迄今为止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作品。在经历了《质量效应传奇版》《黑暗之魂重制版》等与Xbox 360版几乎无异的廉价高清复刻后,看着虚幻引擎5加持下光线追踪渲染的帝都,恍如隔世。除了画面全面升级,游戏还改进了战斗系统、优化了RPG机制、调整了无数细节——这让我不禁怀疑:Bethesda和开发商维塔士是否定义错了?这难道不该叫《湮没*重制版*》吗?
持这种看法的并非我一人。玩家群体普遍认为这是重制版,甚至连原版《湮没》的首席设计师Bruce Nesmith都坦言"复刻"二字不足以形容它的转变。但实际体验数小时后,界限变得清晰:《湮没重制版》看起来像重制,骨子里仍是复刻。
维塔士投入了惊人工作量:从林木到兵器再到坍塌堡垒,所有素材都经过彻底重构。最终呈现的是符合2025年标准的视觉奇观——惊艳的材质贴图、动态光影系统、让每次弓箭射击都真实可信的物理引擎。NPC虽保留神韵,却完全重新建模,远非"记忆中的模样"这类怀旧升级可比。倘若没有提前爆料,我甚至会误以为这是《上古卷轴6》。
升级远不止于表面。战斗手感更扎实,长剑挥砍不再像气球大战;新增准星的可用第三人称视角;锁pick说服小游戏等界面全面翻新;笨拙的升级系统被《湮没》与《天际》机制融合的改良版取代。最棒的是——终于能奔跑了!如此巨变,确实配得上"重制"之名。
但争议本质是语义而非规模问题。游戏行业对"重制"与"复刻"始终缺乏明确定义:R星的《GTA三部曲终极版》虽提升了贴图仍难掩年代感,而标注为复刻的《古惑狼疯狂三部曲》却拥有现代化画面。蓝点工作室的《旺达与巨像》《恶魔之魂》是用新技术对原版的精确复刻,《生化危机2重制版》则彻底重构了核心玩法,《最终幻想7重制版》更完全颠覆了故事框架。
传统观念中,"重制"意味着用现代引擎完全重建,"复刻"则是在原技术框架下的画面优化。如今或许该如此定义:保持核心设计的视觉升级是复刻,彻底重构游戏则为重制。按此标准,《恶魔之魂》和即将上市的《合金装备Δ》更接近复刻,而真正的重制应该像《最终幻想7重生》那般脱胎换骨。
那么《湮没》算哪种?体验后答案显而易见。虚幻引擎5的视觉效果令人目眩,但游戏本质——那个20年前的核心框架——依然完整保留着Bethesda式的特色。正如工作室所言:"我们精心升级了每个部分,但内核未变。它属于那个时代,理应保持那种感觉。"
这种时代感体现在方方面面:几乎每扇门后仍有加载画面;经过美化的说服小游戏依然与整体格格不入;城市布局仍像戏剧布景而非真实聚居地。NPC动作僵硬却带着笨拙的可爱,战斗虽有改进但仍缺现代流畅性,甚至标志性的bug都被作为彩蛋保留。
对比Obsidian新作《宣誓》就能发现,《湮没》的山洞与战斗系统明显过时。但它仍保有独特魔力:原野中埋藏着无数秘密,地精部落战争动态演变,任务设计仍比《天际》的重复地牢精彩。在这个强调引导玩法的时代,这种老派自由反而珍贵。当然,它的台词不够精细,系统衔接生硬,洞穴/城堡/湮没领域的地图设计古老依旧——这些本该是重制版改进的方向,但本项目选择拥抱怀旧。因此,《湮没*重制版*》名副其实。
投票查看结果电子游戏常借鉴电影术语。电影重制版会启用新演员和剧本,而复刻版只是画面升级。《大白鲨》《教父》的4K修复版依旧充满70年代质感。《湮没重制版》正是如此——用虚幻引擎5提升画面,同时保留2000年代内核。正如维塔士执行制作人Alex Murphy所言:"湮没引擎是大脑,虚幻5是躯体,共同复活经典体验。"
《湮没重制版》无愧其名,为3A级复刻树立了新标杆。不同于敷衍的《质量效应传奇版》或贪婪的《GTA三部曲》,这个项目充满诚意。它有着重制版的外表,复刻版的灵魂,在尊重经典与惊艳当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点。